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相比较后世宋儒“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冲的心理活动的文字,体现其逆来顺受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不超过50个字。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冲的心理活动的文字,体现其逆来顺受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不超过50个字。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冲的心理活动的文字,体现其逆来顺受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不超过50个字。
根据原著中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前的情节片段,写一段描写林冲的心理活动的文字,体现其逆来顺受的性格,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不超过50个字。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来。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0个字,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纂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校。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纂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可是,“编纂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