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典诗歌鉴赏。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 ①殄:灭绝,消灭。 ②绁:系,缚。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前两句说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青松之孤。
B.众草等“异类”被严霜摧毁,才显出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
C.诗人用“连林”反衬“独树”,表现出独松的寂寞冷傲、孤芳自赏。
D.“提壶”二字回扣标题,但“挂寒柯”、“远望”则暗示陶渊明饮酒意不在酒。

E.“吾生梦幻间”流露出人生“如梦幻泡影”、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
提壶挂寒柯”也有版本作“提壶抚寒柯”,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观书有感二首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②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③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①鉴:镜子。②渠:代词,它,指方塘。③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
①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朱熹是朝代)理学家、文学家。
②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①赋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赋得是一种诗体。张九龄摘取古人成句作为诗题,故题首冠以“赋得”二字。
②机:指织布机。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答: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秋词行秋
(刘禹锡)(徐玑)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嗾:“教唆”的意思。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情感基调是,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整首诗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农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