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文阅读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答之 (   )              (2)便还家(   )
(3)便扶路(   )             (4)欣然往(   )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破瓮救友》
光坐七岁①,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退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庭,一儿登瓮②,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②瓮:水缸。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数十()②不得履 ()
③众皆弃 ()④手不书()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闻讲《左氏春秋》,爱
B.群儿戏土墙凹凸处
C.后京、洛间画以为图。飞漱
D.退家人讲二虫尽所吞

翻译句子。
(1)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3)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译文:
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①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②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wù):野鸭子。②盖:大概。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微禽声,似哀鸣()(2)且产蛋数枚()
(3)临,频频颔之()(4)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之市 B.何不试之以足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下列句子
熟视之,乃鹜也。
妇不忍市之。
(3)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农妇的善良?
你从农妇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③就:接近,靠近,趋向。④洎(jì):等到。⑤趺(fū):指脚。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如是者十四年是:_____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辄:____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惑: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_____
选出“而”字与“就明而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拔山倒树而来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
⑴、亦足也⑵、江东父兄
⑶、赐公⑷、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翻译文言语句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有一句熟语出自于本文,它是什么?它通常用来表达怎样的情感?


隆中对(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加点文言字词
⑴、遂能绍⑵、此天所以资将军
⑶、荆州之军⑷、将军
翻译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策略中“跨有荆、益”和“南抚夷越”是两个重要方面。你知道《三国演义》中,关于“荆州”和 “南抚夷越”的故事吗?请分别列举出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