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材料三、伟人倒下了,逝去了。但是他毕生奋斗、培植、呵护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却稳固长存,他所建立的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理念从此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政治的前进方向。他那无以伦比的军人勇气,政治家的风范,至高的荣誉感和人格魅力将永放光彩,伟人不仅属于美国,他也属于世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斗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了哪些努力?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甘地、孙中山、华盛顿三人在为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手段有何不同?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明治维新)的确是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
材料二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象一文官制度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及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必须加强政治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程西筠《从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取》
(1)概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合理性。
现象二劳工福利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2)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劳工福利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现象三帝国主义
下图是《欧洲人对帝国主义的一个幻象》,它揭示了西方人对于帝国主义的理想化看法。图中一位白人修女教乌干达女孩怎样使用缝纫机。画面明确地将虔诚的、美丽的欧洲妇女和谦卑、举止端方的孩子们进行对比。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
材料二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主要动力;而法西斯主义就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毒瘤,是帝国主义追求霸权的一种最疯狂的表现。
——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坐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雅尔塔体系对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进行了处置,联合国取代了无能的国际联盟,五大国共享“否决权”,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欧洲中心不复存在,美、苏分别成为半个世界的领袖。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评述雅尔塔体系。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自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机制是如何“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2)据材料指出促使美国政治机制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