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战争,撕毁政协协议 B.当时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抗战胜利后,中共反对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他们的主张是基于

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
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现念淡薄
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
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

1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共大使馆”举行。几个小时后,他修正自己的说法,宣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而且他在讲话中反复说了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反映了

A.“尼克松主义”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言论
C.中美联合,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