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过CD延长线上一点E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F.切点为G,连接AG交CD于K.
(1)求证:KE=GE;
(2)若=KD·GE,试判断AC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在(2)的条件下,若sinE=,AK=
,求FG的长.
(1)当时,求代数式
的值.
(2) 已知的值为7 ,求代数式
的值
列式并计算:
(1)﹣1减去的差乘以﹣7的倒数的积;
(2)﹣2、5、﹣9这三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比这三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小多少?
将0,,
,
这四个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连接起来.
已知,如图,抛物线>0)与
轴交于点C,与
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1,0),OC=3O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3)若点E在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小明在课外学习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定义:如果二次函数与
满足
,
,
,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旋转函数”.
求函数的“旋转函数”.
小明是这样思考的:由函数可知,
,
,
,根据
,
,
,求出
,
,
,就能确定这个函数的“旋转函数”.
请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1)直接写出函数的“旋转函数”;
(2)若函数与
互为“旋转函数”,求
的值;
(3)已知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于点A、B两点(A在B的左边),与
轴交于点C,点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A1,B1,C1,试证明经过点A1,B1,C1的二次函数与函数
互为“旋转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