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___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7年,有位科学家用实验法得出了“维生素C可以治疗坏血病”这个结论。他将l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其中A组:每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l个柠檬,B组不给橘子和柠檬。据观察,A组进食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A组都恢复了健康,另外B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请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看了该实验,你认为他所要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除实验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相同的条件 | B.不同的条件 | C.相对的条件 | D.相似的条件 |
(2)科学家所提出的探究实验问题是 ?
(3)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
(4)在这个实验中,A组为 组;B组为________组。
(5)该实验的实验结果是。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下图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叶片中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环境条件 |
||||
光照和水分 |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天数 |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
遮光, 适量浇水 |
光照充足, 不浇水 |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
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回答:1号和2号的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号、3号、4号的变量是,1号苗的作用是 。该实验结论是什么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液体种类 |
清水 |
5%的酒精溶液 |
10%的酒精溶液 |
15%的酒精溶液 |
20%的酒精溶液 |
10s内心跳次数 |
33 |
24 |
21 |
16 |
死亡 |
(1)水蚤的正常心率是次/10S。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曲线图。(2分)
心率(10s内)
(3)根据曲线可知,酒精浓度越高,则水蚤的心率,说明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作用。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酒精对生物体是有影响的。请你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酗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病 |
注射强毒病菌 |
患炭疽病 |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其作用是,绵羊的这种免疫称为免疫。
(2)乙组绵羊在试验中的作用是。
(3)为预防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加强了对邮件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一措施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