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水平台面AB距地面的高度h=0.80m.有一滑块从A点以v0 =6.0m/s的初速度在台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滑块运动到平台边缘的B点后水平飞出.已知AB=2.2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⑴有一游标卡尺,游标尺上共有50个等分刻度,总长49mm,则其可精确至mm。当用其测量长度为2.736cm的物体时,游标尺的第条刻度线与主尺cm刻度线对齐。
⑵在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器材:

A.待测电流表A(满偏电流Ig=1mA,内阻大约100Ω), B.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Ω), C.滑线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kΩ),
D.滑线变阻器R3(最大阻值20kΩ),E.电源E1(电动势10V,内阻很小),F.电源E2(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较精确测量电流表内阻,请你选择以上器材,并画出实验原理图。(将所选用器材符号表示在原理图中。)
②在这种测量电路中,测出的电流表阻值(填“大于”、“等于”、“小于”)电流表的真实阻值;若将此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则读数与标准表相比(填“偏大”、“相等”、“偏小”)。

“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电阻×1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
(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
(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Ω,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_________Ω。
(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4)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如果把图5中e、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欲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那么,e端应连接到__________接线柱,f端应连接到_______接线柱。

甲、乙两同学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伏安法测量同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量程0-5mA,内阻约10Ω),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000Ω),最大阻值为1700Ω的滑动变阻器,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开关S、导线若干。两人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后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由图甲得Rx=___________Ω;由图乙得Rx=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下面方框中分别画出甲、乙两位同学所用的测量电路,并由测量结果判定____________同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某学生骑着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倾角为θ=37°的斜抛AB滑下,然后在水平地面BC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整个过程中该学生始终未蹬脚踏板,如图甲所示。自行车后架上固定一个装有墨水的容器,该容器距地面很近,每隔相等时间T滴下一滴墨水。该学生用最小刻度为cm的卷尺测得某次滑行数据如图乙所示。假定人与车这一整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已知人和自行车总质量m=80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T=_______s,人与车在斜坡AB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a1=_______m/s2,在水平地面运动时加速度大小a2=_______m/s2

如图a,某同学要测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没有打点计时器,他用一滴瓶作计时工具,已知从滴瓶的滴管中每隔一定时间会有一小液滴落下,将滴瓶放在滑块上,取一带有均匀刻度线的长木板,木板水平放置时,滑块放在木板左端,然后轻推滑块,给它一向右的速度,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b所示的液滴点迹;若将木板的右端A适当抬起,使木板与水平方向成一α角,然后让滑块在A端开始下滑,结果在木板上得到如图c所示的液滴点迹,则根据图bc可计算得到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