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 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 |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生成淡黄色沉淀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等。
仪器:① ,试管,试管夹,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3)实验内容:(将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填在答题卷上)
(4)实验结论: 。
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
)。
I.[查阅资料]
(1)
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
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
和
混合液中通入
可制得
,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
,
。
(3)
易被氧化;
难溶于水,可溶于稀
。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
中的试剂是(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
B.
溶液 C.饱和
溶液
(2)先向
中烧瓶加入
和
混合溶液,再向
中烧瓶滴加浓
。
(3)待
和
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
中混合液,滤液经(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
和
,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
、稀
、稀
、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
和
。
(2)为减少装置
中生成的
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原有实验步骤
(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
(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方法提纯。
氯气和氯乙烯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年产量均在107t左右。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和氯乙烯的工业生产都有多种不同方法。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氯气,除了二氧化锰、浓盐酸和浓硫酸,还需要、(填写试剂或溶液名称)
(2)实验室用2.00mol/L的盐酸和漂粉精[成分为
、
]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钙和水,若产生2.24L(标准状况)氯气,发生反应的盐酸为m,l。
(3)实验室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氯气中是否含有空气。
4)工业上用电石-乙炔法生产乙烯的反应如下:
电石-乙炔法的优点是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而且不依赖于石油资源。
电石-乙炔法的缺点是、。
(5)乙烷和氯气反应可制得
,
加热分解得到氯乙烯和氯化氢。设计一种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制取氯乙烯的方案(其他原料自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要求:①反应产生的氯化氢必须用于氯乙烯的制备;②不再产生其他废液。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
)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
)生产重铬酸钾(
),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由
生产
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
的原因是.
(2)向
母液中加碱液调
的目的是 .
(3)固体
主要为(填化学式),固体
主要为(填化学式).
(4)用热水洗涤固体
,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填"Ⅰ""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
中发生反应如下:
(I)
(II)
(III)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的作用是。装置
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中
和
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中
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
溶液
c.饱和
溶液 d.饱和
溶液
实验中,为使
缓慢进入烧瓶
,采用的操作是。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
,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
(4)反应终止后,烧瓶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
,其中可能含有
、
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
,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
遇酸易分解:
↓
↑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溶液、
溶液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
和
溶液制备适量
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
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