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粗暴执法、渎职失职和执法腐败等行为。
材料二 为打破传统选举模式中候选人“神不可知、威不可测”的不合理局面,南京16名在职市管副职官员电视直播演讲答辩,公开PK,竞争劳动局、药监局,旅游局、机关事务管理局4个局长职位。此举在南京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很少见。这一“让大多数人来选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过程,被专家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民主政治的试点。”电视PK后的第二天,在南京市委常委会上经过票决完成三进二,接着再由中共南京市委全体会议投票表决,选出每个岗位的惟一候选人,并提交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并且未参加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的所有提名人还要通过一个法律知识考试。如果这个考试通不过,则无法被提交人大常委会表决。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专家评价此举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中国民主政治的试点”的。
(2)材料二中四位新任局长的任命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请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定位和“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为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做好选派大学生任“村官”工作,重庆市政府决定:5年拿出5亿元,选派32500名大学生到乡镇工作,其中包括万名村官。根据重庆市规划,从2008年起,市、区县(自治县)公开招录公务员,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中招录的比例不低于60%,到2010年,这一比例不得低于80%。以后,公务员将主要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重庆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在招聘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上指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衙门’的干部越来越多,从农民、工人中和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干部越来越少。如此发展下去,将造成干部队伍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产生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危险。”
结合材料,谈谈对大学生应该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举行。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融合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每一届世博会都让千百万民众大开眼界,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使新一轮学习、竞争和进步。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她将是一届探讨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1)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渐成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参与讨论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开展新能源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新途径。
(2)有同学认为,“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建言献策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商议决定就此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一份倡议书,请他就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3)请从《政治生活》“国际社会”的角度,续写下列倡议书的内容。
倡 议 书
尊敬的潘基文秘书长:
您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历了曲折后,终于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感到高兴。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哥本哈根协议》仍是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国际社会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政治意愿,自觉执行这份协议,并致力于在2010年达成一份全球性的、具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为此,我们向您并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倡议:
①各国居民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节能减排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生活,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②
③
中国天津 ⅹⅹ中学高三(1)全体学生
2010年ⅹ月ⅹ日
2009年4月3日至4日,北约成立周年纪念峰会在德法两国举行。法国43年后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A.50 | B.55 | C.60 | D.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