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
|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 A.用蒸发皿加热蒸发溶液时,盛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 B.用托盘天平可称10.50g K2SO4晶体 |
| C.用10mL量筒量取8.50mL稀H2SO4溶液 |
| D.加热坩埚不需要垫石棉网 |
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 B.量筒 | C.蒸发皿 | D.酒精灯 |
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候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候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候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NaOH | B.![]() |
C.![]() |
D.![]() |
将a mol Na和amol 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3,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82a /(46a + m)% | B.82000a /(46a + 2m)% |
| C.8200a /(46a + m)% | D.8200a /(69a +2 m)% |
在一定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向280g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最终所得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
| A.10.6g | B.60.6g | C.28.6g | D.89.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