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士:读书人。
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普少吏事  (         )         (2)为相    (         )
(3)家人箧视之(         )          (4)肃拜蒙母(        )
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下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跪而拾之以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管夷吾举于()(2)于虑,而后作()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拄杖无时夜叩门 B.则无敌国外患者 C.牺牲玉帛 D.塞下秋来风景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阅读短文,回答题。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定州()②大军回次柳城()
③死无所()④有卒一人病()
下列各句中与“归家以言其父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以王命聚之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C.醒能述以文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是 以 将 士 莫 不 欣 然 愿 从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文章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的词语。
①晖同县张堪有名称()②于太学见晖()
③堪()④子孙窃之()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妻子托朱生

A.可为师矣 B.吾欲辱之,何 C.岁大穰 D.虫草为林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晖 闻 其 妻 子 贫 困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两个文言段落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选文中加线的字词。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斯人,吾谁与归
物喜 夜昏怠
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读了有关范仲淹的两篇短文,你有哪些感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著翅人
韩果破敌于北山。其地山高路险,人迹不到,虽飞鸟不能过。果冒险深入,敌人疑将军从天而下,因呼曰“著翅人”。周太祖闻之,笑曰:“著翅人之名,不减飞将军。”
〖注〗①韩果:后周名将。②敌:指稽胡,匈奴部落的一支。③著翅人:长翅膀的人。④周太祖:五代十国时后周皇帝,名郭威。⑤飞将军:指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人称“飞将军”。
解释划线的词语。
著翅之()周太祖之()敌于北山()
翻译下面语句。
其地山高路险,人迹不到,虽飞鸟不能过。
敌人为什么称韩果为“著翅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