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12分)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不能其一处 B.无案犊之形/其筋骨
C.可以调琴/吴广爱人 D.草色帘青/则无法家拂士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划线处用自己的话,其余的用原文语句填空。
全文分为三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              ”概括全文主旨。类比即指山“       ”、水“      ””,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道理。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和“      ””生活情趣。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本文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陋室,突出陋室的俗。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恬静。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l~15题。(10分)
私心
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②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而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②吏人奏记及便宜者: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③性质悫:悫,què,恭谨,诚实。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方,打比方,比作;贡禹,西汉大臣。以明经洁行著名。⑤蕴藉:宽和,宽容。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
(1) 称( ) (2) 或 ( ) (3)与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通过对短文的阅读,你觉得第五伦是个怎样的人?(2分)
.你认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怎样做到公私分明?(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五年,无终子嘉父僮孟乐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和诸戎。公曰:“戎、狄无亲而好得,不若伐之。”魏绛日:“劳师于戎,而失诸华,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予之货而获其土,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君其图之!”公说,故使魏绛抚诸戎,于是乎遂伯
                          (选自《国语·晋语七》)
【注解】①诸戎: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五年:晋悼公五年,公元前568年。③无终:邻近晋国的戎族邦国名。子:春秋时对文化落后国家的君主的称呼。嘉父:无终国的国君。④孟乐:无终国的大臣。⑤魏庄子:即魏绛。⑥无亲而好得:无恩亲而且贪货财。⑦诸华:华夏,指中原地区文化发达的国家。⑧荐:聚族而居。⑨贵货而易土:重视财货而轻视土地。⑩震:恐惧。⑩遂伯:就称霸天下。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四邻莫不震动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 伐( ) (2) 鄙 ( ) (3)说 ( )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有功,犹得兽而失人也,安用之?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悼公听了魏绛的意见后,产生了怎样的结果?(2分j
.魏绛与邹忌的劝谏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谈谈。(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ll~15题。(10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子产日:“毁乡校何如?”子产日:“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释】①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是古代进行各项学习的处所,也可以聚会议事。②执政:执政的人。③然明:郑国的大夫。④子产:郑国执政大夫。⑤夫:发语词。⑥损怨:减少怨恨。⑦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开出小决口,让水从这里流出来。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谓:( ) (2)行:( ) (3)遽:( )
.然明和子产对待民众议论朝政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子产认为应如何对待民众对朝政的议论?(2分)
.子产认为应该如何减少民众的怨恨?(用原文回答)(1分)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等死,死国可乎?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解释划线词语。
適戍() 天大雨()为天下()以为亡 ()
.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②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③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0-13题:
  读书佐酒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 (lǜ):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遽掌曰②此天以陛下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一斗为率(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留(在)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