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根据国情,经反论证,制定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原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城市因非法倾倒、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而造成了建筑垃圾围城的窘境。据统计,目前广州的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总利用量不到100万吨。我国工程建设中每年可产生近4亿吨建筑垃圾,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率仅为5%,而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已经高达95%。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治理大气污染及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几点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材料二近几年,山东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山东农村的发展成就(节选)
项目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粮食总产量 |
合作医疗参考人数 |
农业科技贡献率 |
成就 |
8342元 |
4426.3万吨 |
6629313万人 |
58% |
比2010年增幅 |
19.3% |
2.1% |
0.3% |
6% |
(注:近年来,山东省逐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四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财政投资175亿元,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简述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分析山东农村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经济举措。
如今,我国许多公民选择通过网络表达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积极回应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收入分配。总理强调要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焦点二:食品安全。总理强调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并严守法规和标准,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焦点三:环境保护。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总理回应措施的经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主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2014年是中日友好邦交42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日贸易情况
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
增长率(%) |
贸易产品结构 |
贸易地位 |
|
3428.9 |
15.1 |
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 料、矿产品、植物产品 |
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 |
|
中国出口日本 |
1483 |
22.5 |
||
日本出口中国 |
1945.9 |
10.1 |
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 |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 |
注:2013年9月,日本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为9.4%,退居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对象;日系车在华销量环比下降29.5%,同期相比下降高达40.8%,部分日本企业加速结束在中国设厂的步伐,将投资重心转向东南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在新形势下发展对外贸易,我们的应对策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