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并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日:“为政何患?”对日:“患善恶之不分。”公日:“何以察之?”对日:“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日:“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矣。”
(选自《说苑》)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拨以遗陛下 ( )
(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乙】文中晏子说为政“患善恶之不分”。请引用【甲】文段中的话说明为政善恶不分的后果。
文言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②腰白玉之环()
③再适长山朱氏()④往往馕粥不充()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②小奚:小书童③木简:指木板④ 阖:关闭⑤牡下:上锁⑥ 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 道:哲理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①望城二里许()②渡者熟视小奚,应曰()
③予愠为戏() 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或置酒而招之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予 爽 然 思 渡 者 言 近 道这则故事,可用成语 来概括其中的哲理。
阅读下面二段选文,完成小题。
古文欣赏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 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4)鸣之不能通其意()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阅读与理解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在文中作用是。
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①病:筋疲力尽,是引申义。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宋人有悯其苗 ()(2)揠之者() (3)予助苗长矣 ()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