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拟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
材料三 (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1942年4月3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
(3)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

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丈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据材料分析欧洲居此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战争结束时,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美、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材料三下表 【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下面漫画反映了当前欧盟正面临发展困惑,请你为欧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1)如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旋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理下了第一批火种。
(3)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中国的奋斗(第6版)》(徐中约著)
(1)为了"革新国家",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在这场运动中,他们高举哪两面大旗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材料二

(2)材料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连续创造几个"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圳特区最早"出租土地";最早"预售商品房";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标投标"方案;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材料市场",还有人们早已陌生或知之甚少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等。
(3)深圳创造"全国第一"靠的是什么精神?据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你认为当今我国社会最需要弘扬什么精神7

为了庆祝福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开展关于福州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远古起源篇】
福建历史从这里开始,这里是先秦闽族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闽台文化的源头。
(1)位于闽侯,带有浓厚的闽文化色彩,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
【古代开发篇】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先辈们为福州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统治福建期间,在他的努力下,福州出现"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景象。福州人民为纪念他的治闽功绩,把他的故居改建为"闽王祠"。
【近代交流】
近代以来,福州人以包容进取的胸怀,不断学习,艰辛开拓。
(3)图6是一位近代福州名人的故居。这位名人影响最大的译著是
(4)福州华侨对东南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图7的路名是为了纪念某华侨开辟 ""而命名的。
【现代腾飞篇】
(5)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插上腾飞的翅膀,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了更好地获取这方面的材料,请你提供一种收集材料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