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
实验序号 |
物体重力 G物(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物体受到浮力F浮(N) |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
水 ρ水=1.0g/cm3 |
1 |
2 |
1.5 |
|
50 |
2 |
1.0 |
1.0 |
100 |
||
3 |
0.5 |
1.5 |
150 |
||
酒精 ρ酒精=0.8g/cm3 |
4 |
2 |
1.6 |
0.4 |
50 |
5 |
1.2 |
0.8 |
100 |
||
6 |
0.8 |
1.2 |
150 |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 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 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 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 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3)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
(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矿泉水=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较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进行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内容:A. B.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1矿泉水=
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路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 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助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______________(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左/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________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_____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由此可以确定该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娟用一个小降落伞探究物体竖直下落的快慢时,通过仪器测量出下落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如表格所示:
时间t/s |
0.5 |
1 |
1.5 |
2 |
2.5 |
3 |
下落距离S/cm |
7.5 |
30 |
67.5 |
120 |
187.5 |
270 |
(1)小降落伞下落时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格数据可以得知下落距离与时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由于凸透镜焦距未知,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由光具座上的刻度尺可以读出该透镜焦距f =_____cm;
(2)如图2所示小明将蜡烛和光屏固定好后.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有_______。
实验 |
物距(u) |
像的性质 |
像距(v) |
||
序号 |
实虚 |
大小 |
正倒 |
||
l |
u>2f |
实像 |
缩小 |
倒立 |
f<v<2f |
2 |
f<u<2f |
实像 |
放大 |
倒立 |
v>2f |
3 |
u<f |
虚像 |
放大 |
倒立 |
(4)如图3,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移动距离s′_____s.(选填“>”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