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
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 |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Fe2O3。 |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 。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和Fe2O3。 |
【反思与评价】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方案中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 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 g,滤渣C的质量为1.0 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
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为人类服务,可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蜡烛燃烧
用燃着的火柴将图1中相同大小的两支蜡烛点燃。
①用火柴引燃蜡烛,为蜡烛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
②乙的烛芯比甲长,导致燃烧时更旺,原因是_____。
③围绕甲、乙两支蜡烛的燃烧,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氢气燃烧
高压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该火箭的发动机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火箭发动机运行简示图如图2。
①火箭升空时,燃烧室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控发动机内阀门来燃烧室调控动力。火箭运行过程中,为增大动力,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登山运动员登山时常用氢化钙作为供氢剂,用来提供能源。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氢化钙取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氢化钙( )是一种固态储氢物质,它遇水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出问题】该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是否还能生成氢气?
【实验1】小组同学用适量氢化钙样品和水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是小组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最好选用装置_____(选填“A”或“B”)。
(2)连接好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并开始实验。锥形瓶中快速产生气泡;将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吹出肥皂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上升到空中的肥皂泡,肥皂泡被点燃。“肥皂泡被点燃”是因为氢气具有_____性。
【得出结论】该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还能生成氢气。
【提出新问题】实验1中不再产生气泡后,锥形瓶中有较多白色浑浊物。白色浑浊物是什么?
【分析讨论】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浑浊物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氢化钙在保存过程中可能变质生成碳酸钙,故白色浑浊物中还可能含有碳酸钙。
【实验2】按图1所示,将白色浑浊物装入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稀盐酸,并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锥形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4)实验2中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5)图2中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依据是_____。
【得出结论】白色浑浊物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同时说明氢化钙样品有少量变质。
【反思拓展】
(6)保存氢化钙的一条建议是_____。
(7)氢能有很多优点,如_____(写一条即可)。我们共同努力,助力我国早日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某学习小组用不同浓度的溶液浇灌植物,研究重金属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该小组首先研究了 的影响。每次施用的浇灌液均为 ,配液方案如下:
(本研究所用溶液很稀,密度均近似看作 )
编号 |
浇灌液中CuSO4的 浓度 |
总体积/mL |
5%CuSO4溶液的 用量/mL |
水的用量/mL |
盆1 |
5% |
100 |
100 |
0 |
盆2 |
3% |
100 |
60 |
40 |
盆3 |
1% |
100 |
a |
b |
盆4 |
w |
100 |
c |
d |
①补充盆3的配液数据:a=______,b=______。
②为了获得严谨的结论,合理设计盆4的配液方案:w=______,d=______。
(2)该小组还研究了 的影响。研究结束后该小组将未用完的 溶液和 溶液直接混合,准备作无害化处理。
①混合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过滤,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假设一:只有 假设二: 和 假设三:______。
③设计实验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现象与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 |
______说明假设二不成立。 |
______。 |
______,说明假设三成立。 |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向少量 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2)向 溶液中通入 ,观察到______,可判断发生了反应。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两位同学欲获取反应发生的证据。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溶液中______,可判断 与 发生了反应。
②乙同学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混合,然后检验了混合液中含有 和 ,他据此认为 与 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 。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4)如图a所示,向 稀溶液中缓缓通入 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b.(溶液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①分析A→B段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 ______ 。(填“>”“<”或“=”)
②分析B→C段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科学探究]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1)成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水分蒸发,__________导致土壤盐碱化。
(2)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_______测定、若 、则浸出液显__________性。
(3)探究:某地土壤碱化可能由 、 中的一种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 易溶于水;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
猜想2:_________
猜想3: 和
[实验探究]
(4)取少量出分别加管A、B中
实验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1 |
向A中滴加少量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含 |
2 |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
_______ |
含 |
[分析评价]
(5)有同学认为实验1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6)
实验序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3 |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 |
_______ |
猜想3成立 |
(7)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 |
合理施肥 |
B. |
引海水灌溉 |
C. |
用熟石灰改良 |
D. |
种植耐盐碱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