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宣苦读成才》一文,回答题目。 (7 分)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
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
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选出划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 (2 分)
A.以语使(告诉) | B.讶其文(感到惊奇) |
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
翻译画线句子,译时补上省略的成分。(2 分)
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3 分)
刘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
(1)善鸣(2)求市未能得
(3)笼鹅而归(4)使人耽之若是与“笼鹅而归”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B.拔山倒树而来 |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D.至之市,而忘操之 |
翻译句子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结合选文,说说你感受到的王羲之是怎样的一个人。
玩味古典 (共15分)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使与台齐⑵私拟作群鹤舞空⑶自叹每有欲往 ⑷辄复不遂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⑵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下列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游其中先自度其足 | B.心之所向是吾剑之所从坠 |
C.何不试之以足以虫蚁为兽 | D.以虫草为林而二虫尽为所吞 |
“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鹤”的成语,或者写一句包含“鹤”的诗句。
两文都“记趣”,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趣”?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乙)海中有宝山焉。众塔错落其间,白光煜①如也。海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还。行未百里,风涛汹簸,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急沉之,否则连我矣!”
海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因剜股藏之,海波遂平。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嗟乎!天下之至贵者身尔。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身死虽宝奚②用焉?何其惑之甚也?
【注】①煜(yǔ)如:明亮的样子。②奚:疑问词,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因剜股藏之因:(2)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贵: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天 下 之 至 贵 者 身 尔。(划一处)结尾段在表达方式上与前面三段有何不同?该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宴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2)之人也,四维(3)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4)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 (2)仄陋:狭窄浅薄。 (3)维:维系。引申为扶助。(4)弼:纠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坐盗() | B.圣人非所与熙也() |
C.左右谏曰() | D.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
下面句中加点的“之”与其它三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齐之习辞者也 B吾欲辱之 C晏子逐之 D 四维之然后能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综合与延伸。
(1)甲文中“楚王笑曰”中的“笑”有什么样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看法。
(2)假如你是乙文中的高缭,听了晏子的解释后有什么想法?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注释:谢公即东晋名相谢安,谢玄是他的侄子,当时在前线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即文中的淮上利害)。解释加点词。
(1)淮上信至()(2)徐向局()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小儿辈大破贼。[来K]⑵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请说一下,本则中的谢公有什么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