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 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探究(共6分)
根据“观察蚯蚓”的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
(2)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依据的位置来区分
(3)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它们与蚯蚓的有关
(4)蚯蚓在粗糙的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速度一些。
(5)实验完毕后,我们应将蚯蚓

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后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

(1) 乙肉汤保鲜的原因是
(2) 甲、乙装置采取的是消毒法。
(3) 实验后,该同学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将原因是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3) 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无菌操作是为了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2)在该实验方案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若按该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这一结论时,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我们将蚯蚓分别放在糙纸和玻璃版上,发现蚯蚓在玻璃版上运动的速度比在糙纸运动的速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将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