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战后初期美国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世界上出现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个经济力量中心。与此同时,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这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演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
①请写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两个原因。(2分)
②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哪一个国家成为了两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战偶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③20世纪后半期,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经济形势,试举出两个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名称。  (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孙中山把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再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政治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4)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3年是丝绸之路申遗最关键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路申遗文本已与今年1月正式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材料二: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我国哪个朝代?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河南的那两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742年,鉴真准备东渡日本,被淮南采访使阻扰。第二次,飘至舟山。第三次鉴真被越州僧人挽留。第四次鉴真被淮南采访使截回。第五次鉴真到了崖州。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形式上是一个僧团,实际上却是一个文化技术顾问团,鉴真一行人到达日本后日本的雕刻 、铸造、绘画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百度文摘》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据统计在日本近代史上发动的14次侵略战争中,有10次针对中国。中国损失无数,仅抗日战争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人员伤亡在2000万人以上。
——《百度文摘》
材料三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鉴真多次东渡日本,其中第五次到达的崖州地区在什么时候正式列入我国版图?鉴真一行在哪些方面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
(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战争中国多败绩,日本却频频得手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中的“反省”对于日本右翼来说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结合事例说明)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2、以国王权威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3、凡未经国会准许,国王征收税超出国会准许之限或方式者,为非法。4、除国会同意外,平时王国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宣言痛斥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宣告北美13州脱离英国独立。
——《独立宣言》
材料三 1、人们天生就是自由、平等的。2、所有政治联合的目的是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对压迫的反抗。
——《人权宣言》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三则材料分别诞生于哪些事件?
(2)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请在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来支撑你的观点。
(3)上述三则材料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4)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分析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人口(户)
西汉
2470685
9985785
唐代
3920415
5148529
北宋
11224760
6624296

材料二 国家根本(赋税),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并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1)从材料一中看出了什么变化?出现材料一、二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