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③④⑤⑥⑦ |
2010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
B.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分子 |
C.甲烷是重![]() |
D.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
(3)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 Fe(OH)2+2Ni(OH)2
当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
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