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⑴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⑶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⑷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胜利,克里孟梭说,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威尔逊更是一针见血:我们不久就会看到一场新的世界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将不再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世界的大灾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法国》
材料二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系列丛书《德国》
约定的和平:
(1)材料一所述“和平”是通过哪次国际会议上搭建起来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克里孟梭的评论有何依据。
(2)材料二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持久的和平:
(3)“持久和平”是“世界梦”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材料三 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在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倒退到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形成的时间和标志?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什么问题?为此罗斯福进行了怎样的“大胆试验”?
该“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近代史上,欧洲曾经是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然而到了20世纪,欧洲逐渐衰落,后来,欧洲人通过团结协作,终于走向复兴,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认识欧洲。
欧洲的兴起:
(1)欧洲人掀起的哪一场运动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力量的伟大”?
(2)在欧洲发生的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大事指什么?
欧洲的恩怨:
(3)20世纪上半期,由于历史恩怨,欧洲国家之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并且波及到整个世界,它们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这两次战争都以战败告终的国家是哪一个?
欧洲的联合:
(4)20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相逢一笑抿恩仇”,开始走向联合,到20世纪末,欧洲人终于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是指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欧洲的启示:
(5)从“欧洲的恩怨”到“欧洲的联合”演变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3年)
时间 |
史实 |
1871年 |
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
1878年 |
德国政府发布了实行保护贸易制度的第一个声明 |
1886年 |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获得了“汽车制造专利权” |
1903年 |
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