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1997年6月,西方八国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召开。东道主克林顿给每位客人定做了一套牛仔服,让他们乔装打扮出席宴会。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领美国总统的情,坚持要自己选择服装。对此,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牛仔服事件说明欧洲人的腰越来越硬了,欧洲人越来越自信了。
材料三:2012年10月25日,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通过联合国加入了世界体系,逐步走向一个在国际制度下发挥作用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重大国际问题的磋商、谈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中国为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消除国际上的贫富不均,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显著贡献。
材料四:今天的世界已发生巨变,从单极向多极演变的世界,更需要规则,更需要加强像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多边机构的规制和管理能力。让联合国发挥更多且更坚实的作用,是大势所趋。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何种国际格局的终结?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制约美国独霸世界的力量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3)依据材料三的信息推算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哪一年?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4)材料四说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航天创建于1956年,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邓小平同志表彰我国“两弹一星”时提出“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
材料二:朱光亚是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于1956年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颁奖词中这样写到:“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材料三: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轨道精确自动对接。3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像鸟儿一样,依次“飞”进了“天宫”……圆梦“天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材料四:历史上,独立开发出空间站的只有美苏两家,而独立坚持到底的只有前苏联。俄罗斯与美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最迟在2020年前将彻底关闭,届时中国将成为在太空中
拥有载人前哨基地的唯一国家。对于年轻的航天国家来说,这将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两弹一星”具体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回答,朱光亚等科学家身上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以及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美苏两国在二战后开始争霸,其争霸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这种形式的争霸有何具体表现?(试举两例)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说说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如何行动才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这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材料三:在这次运动中,不仅农村的土地、农民的农具、耕畜以及其他公共财产全部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拨、统一核算,而且社员原来经营的自留地,以及个人拥有的林木、牲畜等私有财产也统统收归公社所有。
材料四:
1966年8月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大字报
材料五: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1)根据材料一回答:请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2)请写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完成的意义。
(3)材料三中所说的“运动”是指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5)材料五中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的目的是什么?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从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材料一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六、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所担负的责任比拟。 ------杜鲁门
材料二美国二战初期,美国一枝独秀。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局面北打破,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的状况。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四处充当“世界警察”,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请回答:
(1)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所担负的责任”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分别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2)材料中“三足鼎立”除美国外的另外两足是指哪“两足”?
(3)“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表现为什么趋势?
(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5)对美国四处充当“世界警察”的行为,你有何感想?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据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为实现其梦想而进行的实践及其性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标志?
(3)材料三中“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