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慕尼黑的妥协后张伯伦和达拉第被热情的群众欢呼为和平的使者。罗斯福总统也向张伯伦道贺,对他说:“做得好”。英联邦各国领袖更是喜形于色。加拿大总理写道:“容我向您转达加拿大人民热诚的贺意……我与僚属及政府,对您对人类的贡献表示无尽感佩。”二战前这种情况反映了   
①以为妥协可以维护和平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②当时的欧美人士对希特勒的扩张野心尚未形成清醒认识
③北美的政客希望通过战争拖垮欧洲
④罗斯福、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是战争狂徒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篇幅较长流传很广的一件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下列对此揭帖主旨概括最完整准确地是

A.反清灭洋 B.反清复明 C.杀尽洋人 D.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A.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B.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C.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D.善于向西方学习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徐州市2008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