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9分,每题3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从 |
B.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三次 |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接纳 |
D.哙拜谢谢:道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樊哙侧其盾以撞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
B.若属皆且为所虏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吾其还也 |
D.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客何为者也?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 B.夫晋,何厌之有? |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者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上面两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之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醉翁亭”等景物。(2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②,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③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④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⑤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⑥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⑦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过:拜访。②突:烟囱。 ③不者:如果不这样的话。④嘿然:不说话的样子。⑤录:邀请。⑥乡:通“向”,先前的意思。⑦寤:醒悟,觉悟。.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今论功而请宾()(2)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余各以功次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其余的人认为有功依次坐着。 |
B.其余的人因为有功劳坐在其次。 |
C.其余的人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就座。 |
D.其余的人凭着功劳大小一次坐好。 |
.主人家“失火”的直接原因是;火“幸而得息”的原因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 “人谓主人曰”的这番话是为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文出自(人名)编订的《》(书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划线词语的含义。
皆以美于徐公.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邹忌接借亲生经历设喻讽谏齐王。 |
B.第②段写齐王纳谏并发令悬赏求谏。 |
C.第③段写齐王纳谏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D.邹忌言语直白泼辣,齐王虚心善思。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②,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③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④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⑤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⑥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⑦烦补阙,历三十年⑧,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⑨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⑩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⑾、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⑿,将之上朝,时珍遽⒀卒。未几,神宗⒁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⒂,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⒃。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②《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③④苏恭:即苏敬放,显庆二年,苏与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人作《新修本草》,显庆四年书成,由国家颁行。⑤刘翰:五代周时即任翰林医官,后入宋,著有《开宝本草》。⑥掌禹锡、唐慎微: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⑦芟:删除。⑧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⑨三:表多次。⑩厘:订正。 ⑾出产:产地。⑿成:完成。⒀遽(jù):突然。⒁神宗:明神宗朱翊钧。⒂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⒃蓬溪知县:蓬溪县长官。.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好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 |
B.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 |
C.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 |
D.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文中反映了李时珍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
C.时时而间进间:按时间 |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没有,没有人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D.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谤讥于市朝”中的“谤讥”在此有贬意,是“讥讽”的意思。 |
B.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
C.邹忌的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妻子的回答用的的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客人用的是一种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是一种礼节性的应对。 |
D.学了这一课以后,让我们感到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