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普及。被称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网络研究专家陶定开教授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浙江温岭网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010年12月25日,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部分内容如下表。(1)请写出上述会议精神所体现的哲学依据。
(2)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贯彻落实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其中的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出百姓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决定》。连续7个一号文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年年有新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今年文件的主题,是党中央在大范围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讨论、慎重决定的,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材料二小张是一位80后农民工,他准备返乡自主创业。他的家乡在重庆某偏僻的农村,那里盛产富硒土豆,其制成品市场需求大,但由于缺乏相应技术,品种单一,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
(1)材料一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新生代农民工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为什么要强调坚持德育为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作为当代学生,你认为应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