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近代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是当代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近代以来的日本发展史值得我们品味和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一事件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转折,从此日本融入国际社会,并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强国;同时也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使日本也从此走了军国主义道路,发展成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1)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是指什么?(2分)这一事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使政府有了稳定的财政收入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2)材料二中的“战后”是指什么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日本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自上世纪末始,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本世纪以来,日本政要“拜鬼”(参拜靖国神社)不断,与周边国家在历史反省、领土主权、资源能源开发、向海外出兵等问题上矛盾摩擦不断。针对亚洲邻国,日美多次举行联合军演,2012年,就钓鱼岛问题,日本再次挑起中日争端。
(3)以史为鉴,针对材料三中的日本举动,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何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打败“大英帝国”的人物是谁? (1分) “宣布独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解决“国内统一”问题的人物是谁? (1分)解决“制度问题”的文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1分)美国摆脱“经济萧条”的事件是什么?(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崛起的历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1) 、请根据卡片中的“相关提示”,填写“查找类别”中人物和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一: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2) 、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中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是什么?
(3) 、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其发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4) 、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2分)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5)、根据材料,欧洲逐步走向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6)、综合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这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有那些启示?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有潜伏着战争。让我们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时间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70年 |
32 |
10 |
13 |
23 |
1896—1900年 |
20 |
7 |
17 |
30 |
1913年 |
14 |
6 |
16 |
36 |
材料二、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
参战国 (个) |
卷入人口 (亿) |
参战人员 (亿) |
伤亡人员 (亿) |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⑴材料一中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比重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4分)
A国名;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B国名;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⑶、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4)、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2分)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罗曼·罗兰还撰写了《莫斯科日记》,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⑴、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⑵、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⑶、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