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张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请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请分别找出材料二中发生在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英国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起来的?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法国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是否意味着和平时代的到来?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材料二: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四: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材料五:胡锦涛说:“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指的是什么?这一震撼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一说说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问题二:西欧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在哪一年通过什么方式得以实现的?

问题三:遏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力量除了材料三中所说还有哪些力量?材料三说明了未来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五:根据材料五的胡锦涛讲话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材料二:《大国崛起》解说词:“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三: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大国崛起》解说词:“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五: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请回答:
问题一:“日本新领导人”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国也曾经模仿西方国家,请举一例“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据此日本在改革成功后对中国发动了哪一次战争?
问题二:材料二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目标是什么?材料二中“某种消极的东西”在经济方面主要指的是什么?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也经历了一些类似的挫折,这些事件指的是什么?请举一例。
问题三:材料三中“模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哪一事件体现了该模式在政治方面的特点?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五:材料五中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说“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说说18世纪和19世纪的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问题二:材料二图一中的科技成果是哪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这次科技革命人类使进入了什么时代?图二科技成果对应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本次科技革命中除图二科技成果外在哪些领域有突破,请举一例
问题三:材料三中人们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说明了哪种资源得到大量的开发与利用?材料三表明英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图表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五:上述四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材料二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1)奥巴马为什么要特别感激林肯?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是什么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变革”是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答两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