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两个等体积且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 A,1mol 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D(g)
(1)达到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A的转化率为N,b中A的浓度为m mol/L,A的转化率为n,则M____m;N_____n(填>、<、=、无法比较)
(2)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A的浓度为M mol·L-1的是
A 6mol A+2mol B B 3mol A+2mol C C 2mol C+1mol B+1mol D
D 2mol C+1mol D E 1.5mol C+0.5mol B+1mol C+0.5mol D
物质A~E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可发生如图所表示的反应。已知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B是银白色金属单质。
(1)反应⑤可用于潜水艇中制取氧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
(2)根据反应②相关的现象,从表格下方找出相应性质序号填在表格中,并在对应的位置写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
单质B的相关性质(填序号) |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
I |
单质B浮在水面上 |
||
II |
熔成一个小球 |
||
III |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
||
IV |
滴入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
与反应现象相应的性质:①反应后生成了酸性物质;②反应后生成了碱性物质;③单质B的熔点低;④单质B的密度比水的小;⑤生成了气体;⑥单质B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3)D和E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生成等体积的气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消耗D的质量较多;②消耗E的质量较多;③D消耗盐酸的体积更大 ④E消耗盐酸的体积更大
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和氨水(NH3·H2O)两种碱溶液来制取不同的金属氢氧化物,请选择合适的试剂来制取以下的金属氢氧化物:
(1)要制取Fe(OH)3时,可用NaOH溶液与__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所得到的沉淀为________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要制取Fe(OH)2时,可用NaOH溶液与__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所得到的沉淀为________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要制取Cu(OH)2时,可用NaOH溶液与__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所得到的沉淀为________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要制取Al(OH)3时,可用氨水与__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所得到的沉淀为________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为了确认电解质溶液X的成分,某同学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
I |
II |
实验一 |
![]() ![]() |
![]() |
编号 |
III |
|
实验二 |
![]() |
(1)实验步骤I中无明显现象,实验步骤II中发现溶液变红色,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I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证明X溶液中含__________离子,实验II证明X溶液中含___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
(1)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铁粉也可以将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印刷电路板是高分子材料和铜箔复合而成,刻制印刷电路时,要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溶解铜箔,生成CuCl2和FeCl2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①CH4(g)+2O2(g)===CO2(g)+2H2O(l)ΔH1 CH4(g)+2O2(g)===CO2(g)+2H2O(g)ΔH2
则ΔH1﹤ΔH2
②H2(g)+O2(g)===H2O(l) ΔH1 2H2(g)+O2(g)═2H2O(l) ΔH2
则ΔH1﹤ΔH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
则Q1﹤Q2
④CaCO3(s)===CaO(s)+CO2(g)ΔH1 CaO(s)+H2O(l)===Ca(OH)2(s)ΔH2
则ΔH1﹤ΔH2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Zn(s)+Cu2+(aq)===Zn2+(aq)+Cu(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Cu2+向________极移动。
(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 3H2(g) CH3OH (g) + H2O(g) △H=-49.0 kJ/mol
某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Y的化学式是 。
②反应进行到3min时, v正 v逆(填“>”或“<”、“=”)。反应前3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
③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
C.3v逆(CH3OH) =v正(H2) |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E.CO2的转化率为70%
F.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为1﹕3
④上述温度下,反应CH3OH (g) + H2O(g) CO2(g) + 3H2(g)的平衡常数K=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⑤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往容器中同时加入0.1mol CO2和0.3mol H2O (g),此时平衡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4)室温时,向2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分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a点时:c(CH3COOH) >c(CH3COO-) > c(Na+) > c(H+) >c(OH-)
②.b点时:c(Na+)=c(CH3COO-) >c(H+) =c(OH-)
③.c点时:c(OH-)=c(CH3COOH)+c(H+)
④.d点时:c(Na+)> c(CH3COO-) > c(OH-) >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