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已知短周期元素X、W、Z、Y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三倍。
(1)写出Z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X、W、Z三种元素可组成火箭燃料甲,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7,甲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0倍,甲分子式________。Z、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乙Z2Y4可做为火箭燃料燃烧时的供氧剂。虽然化合物甲与乙都有毒,但燃烧产物却无毒。写出化合物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3)X、Y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字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b是电池的_____________极,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n molY单质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燃料电池中,a电极上改为通入X与W两种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丙(其它条件不变)写出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只把燃料电池电解质改为掺入了三氧化二釔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传导O2(其它条件不变),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向____________极(填a或b)移动,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常温下,0.1 mol·L1的醋酸和pH=1的醋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者比后者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2)25℃时,将pH=5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5 B.7 C.3~5之间 D.5~7之间
(3)25℃时,向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当晶体溶解后测得溶液的pH将________,醋酸的电离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电离程度
A.增大 B.减少C.不变 D.无法确定
(4)已知某温度下0.01 mol/L H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1 mol/L,则KW=________;若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与pH=b的盐酸按体积比1∶100混合后二者刚好完全反应,a与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
(5)室温下NaHCO3溶液的PH 7(填>、<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现有部分前四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
第三周期中的半导体材科
B
L层s电子数比p电子数少l
C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其第一电离能最大
E
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 1)写出元素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2)B单质分子中,含有键和键。元素B的气态氢化的空间构型
,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3)A、B、C第一电离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4)将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CuSO4溶液中直到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CH3OH(g) +H2O(g);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填“I”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0 (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
(2)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通入的物质为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甲、乙是电化学实验装置。

(1)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NaCl溶液。
①甲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乙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烧杯上方,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这是因为过量的Cl2氧化了生成的I2。若反应中Cl2和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甲、乙两烧杯中均盛有CuSO4溶液。
①甲中铁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乙中Fe电极是(填阳极或阴极),总反应式是
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天然有机产物A是芳香族化合物,其中碳的质量分数是氧质量分数的2倍,完全燃烧后仅得到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CO2和H2O。A具有极弱的酸性,且能与HI作用得到B,结构分子显示A分子内无相同官能团而B分子内对位有相同官能团,A分子内无氢键而B分子内有氢键。
已知 R–O–R′ +HI→R–O–H + R′–I
(1 ) A的化学式为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B中标出氢键),
(3)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位置异构体有种(含自身)
与B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位置异构体有种(含自身)
(4) A另有一种异构体C,无酸性,但能与NaOH以1︰3反应。
写出C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