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
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衣料中的________。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__
。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因子的控制,该调控因子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因子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如图所示: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别观察A、B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
(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A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B瓶中基本无变化 |
|
调控因子的调控需要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 |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 ,d是 。
(2)g表示 正在清除衰老的细胞器。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和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 |
细胞中着色 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洋葱鳞片 叶内表皮 |
Y染色剂 |
观察DNA、 RNA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和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是 ,细胞中小颗粒呈 色。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组实验中,Y染液是 ,细胞核呈 色,细胞质呈 色。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图中Z是,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使Ⅲ呈现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