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以下有机物:(用序号回答下列各问)
① ②
③
④
①能与溶液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
②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3个吸收峰,面积比为3:2:1的是___________;
(2).为进行Ⅰ项中的除杂实验(括号内为杂质),请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剂,从Ⅲ项中选出一合适的实验操作方法分离,将标号填在后面的答案栏内。
Ⅰ 除杂实验 |
Ⅱ 试剂 |
Ⅲ 操作方法 |
答案 |
||
Ⅰ |
Ⅱ |
Ⅲ |
|||
①苯(苯酚) |
A.饱和Na2CO3溶液 B.NaCl晶体 C.NaOH溶液 D.CaO |
a.蒸馏 b.分液 c.盐析、过滤 d.萃取 |
① |
|
|
②乙醇(水) |
② |
|
|
||
③肥皂(甘油、水) |
③ |
|
|
||
④乙酸乙酯(乙酸) |
④ |
|
|
(3)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再逐滴滴加稀氨水,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至沉淀恰好溶解,即得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向a中所得的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葡萄糖溶液,混合均匀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即可在试管内壁上形成银镜,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葡萄糖的结构简式用G-CHO表示):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固态混合物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检验该物质中的某一种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A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B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测定结果中NaHCO3的含量将___________;若撤去E装置,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
。
(4)若样品质量为 w g,反应后C、D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l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已知CuS是黑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
(4)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
C. 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
(1)烧瓶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装置C处烧杯中加冰水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为了安全,在装置E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4)某次实验后,取B中的固体物质少量,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