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尽管文化消费总量平稳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1/4;尤其是适合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满足;农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普遍匮乏,某些农民农闲和不打工时都以麻将打发时间,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乘虚而入……。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2分)
至少从七年前开始,在两会数千名代表委员身后,就增加了一个新的群体:网民。他们用同一种交流工具——互联网,来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每年三月上旬前后,不仅“我有问题问两会”,甚至还会有“网络提案”等内容在人民网等政府网站公开征集网友签名“提案”。 “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2011年,这股网络问政两会之风,以更加充满建设性的热情在互联网上延伸。但是,也发生了个别网民,利用微博虚假举报,给政府工作带来了困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
(2)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频繁的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以及弱势群体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救助,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爱。近年来,主动献爱心的人比以前增多了,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但还有很多人对慈善事业缺乏了解,对慈善机构缺乏信任;另外,慈善捐款使用不透明、受款人的权责不明确甚至以权谋私、政府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也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某高二学生在学习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内容之后,利用假期时间对当地环境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某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社会利益的问题。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应遵循怎样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2分)
(2)分析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8分)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全国各地以唱红歌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某班举行“红歌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艰苦创业的9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90年,唱红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让你作代表发言,谈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8分)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8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材料一《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8分)
材料二《建议》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2)运用教育的作用,谈谈为什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