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题满分8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态):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0 |
50 |
120 |
232 |
290 |
310 |
(1)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快 ,原因是 。
(2)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 。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
(本题共12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与死亡。
23.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
24.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5.催化剂存在下,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生成两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6.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m________n(填“>”、“<”或“=”);
27.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铵根离子,在电解时会生成性质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易引起爆炸。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工艺选择氯气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本题共12分)已知:(X为卤原子,M为烃基或含酯基的取代基等)
由有机物A合成G(香豆素)的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47.写出反应C+D→E的反应类型 。
48.A中官能团名称为;写出反应条件:E→F。
49.写出结构简式:B,D。
50.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② 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 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④ 能与新制Cu(OH)2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
51.二氢香豆素()常用作香豆素的替代品。鉴别二氢香豆素和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需要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
52.已知: (R,R′为烃基)。试写出以苯和丙烯(
=CH—CH3)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本题共10分)许多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N元素。
43.无色油状液体苯胺()是最简单的芳香胺,暴露于空气中变为棕色,该变化最有可能与苯胺具有相关(选填编号)。苯胺可以由苯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二步反应的类型为。
a.酸性 b.碱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44.尼龙可以由1,6-己二酸与H2NRN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45.分子式为C3H9N的有机物有种可能的结构。
46.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图。
写出该有机物在酸催化下水解产物的结构简式。
(本题共12分)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
28.现代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2,也可表示为Cu2S•Fe2S3)的方法获得铜。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2CuFeS2+4O2Cu2S+3SO2+2FeO,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有,每转移0.6mol电子,有mol硫被氧化。产物中的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吸收(选填编号)。
a.浓H2SO4 b.稀HNO3c.NaOH溶液 d.CaCl2
29.Cu2O投入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中,若所得气体产物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某同学通过电化学原理实现了如下转化:Cu+2H+→Cu2++H2↑,则H2在极获得(填写电极名称)。
31.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粉末会产生新的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2.将SO2气体通入CuCl2溶液中,生成CuCl沉淀的同时,还有产物(填写化学式)。
(本题共12分)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一氧化碳变换”是合成氨原料气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反应方程式为:CO(g) + H2O(g)CO2(g) + H2(g)
完成下列填空:
23.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ν(CO)消耗= ν(H2O)生成b.c(CO2) = c(CO)
c.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CO |
H2O |
CO2 |
CO |
|||
1 |
650 |
4 |
2 |
1.6 |
2.4 |
5 |
2 |
900 |
2 |
1 |
0.4 |
1.6 |
3 |
3 |
650 |
2 |
1 |
A |
B |
t |
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A = 。
③平衡常数:K(900℃)K(650℃) (填“>”、“<”或“=”=)。
25.温度是一氧化碳变换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40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
26.C、H、O、N元素中,核外电子占据5个不同轨道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填“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7.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事实是(选填编号)。
a.酸性:H2CO3强于H2SiO3b.高温下SiO2与C生成Si和CO
c.键的极性:C-H > Si-Hd.熔点:金刚石 > 单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