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则:
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 m/s。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0后,小球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 m。
多用电表指针如下图所示
(1)如选择开关为“R×10”挡,则所测电阻的阻值
(2)如选择开关为直流电压250V挡,则对应读数是
(3)如选择开关为直流电流100挡,则对应读数是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际都表明,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______.
A.N | B.m | C.N/m | D.Pa |
(2)在一段横截面积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cm,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mm,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就可以测出这种橡皮筋的Y值,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处理数据时,可在图(乙)中作出F-x的图像,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拉力F(N) |
5 |
10 |
15 |
20 |
25 |
伸长量x(cm ) |
1.6 |
3.2 |
4.8 |
6.4 |
8 |
(4)这种橡皮筋的杨氏模量Y=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③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⑤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为15)B.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75
)
C.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约为0.2) D.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1
)
E.变阻器R1(0~100,0.6A) F.变阻器R2(0~2000
,0.1A)
G.电池组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3)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填序号)。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中[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3)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