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由静止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O点为静止开始的第一个点,OA=19.60cm,OB=23.70cm,OC=28.20cm,g取10m/s2,求:
(1)打下点B时,重锤的速度 m/s。
(2)从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J;动能的增加量
= J。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注射器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开始时在如图所示的注射器中用橡皮帽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则
(1)若注射器上全部刻度的容积为V,用刻度尺测得全部刻度长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可表示为 ;
(2)测得活塞和框架的总质量是M,大气压强为P0,当注射器内气体处于某状态时,在框架左右两侧对称挂两个砝码,每个砝码质量为m,不计活塞与注射器管壁间摩擦,则稳定后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可表示为 ;
(3)如右图中是不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在同一温度下做实验时得到的P-(1/V)图。若两人实验时操作均正确无误,且选取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线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酸未完全散开 |
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
D.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 |
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2)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_m/s。
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接触电阻不计),两电极相距,其间充满待测的导电溶液。
用如下器材进行测量:
电压表(量程l5 V,内阻约30);电流表(量程300
,内约
);
滑动变阻器(,1 A);电池组(电动势
,内阻
);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下表是他测量通过管中导电液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所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 mm;
②该同学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描在右图坐标中,作出了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电阻
4.4×104~4.8×104
从而算出了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请你在(图l)中补画出未连接的导线.
右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所描绘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抛出点不一定在O点,A、B、C三点的坐标为A(x1=10 cm,y1=5cm)、B(x2=25cm,y2=20cm)、C(x3=40cm,y3=45cm).则
(1)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是s(g=10m/s2)
(2)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