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同答:
(1)材料一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惊人的远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材料三中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政府派谁进行抗倭?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明清的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2分,回答2点即可)
材料三: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3)材料三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5)根据以上材料,从两次工业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1)材料一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绝不可折断”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2)材料三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次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材料四: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3)请写出材料四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举措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材料: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回答问题:
(1)材料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2)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2-分)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自由的理想反对专制政治的胜利,这一胜利,使得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能够为其自身及其后代捍卫这一理想。
材料二一些历史学家曾认为,他横穿小亚细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与阿富汗,到达印度边境,是受一种使命意识驱使,这一使命急欲把希腊文化带给可能还处于蒙昧状态的亚洲人……他不仅照例用希腊人取代波斯总督,而且还输入希腊移民,让他们在新建的城市里定居,以便使被征服民族臣服于他。
(1)材料一评述的是古代哪场战争?从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看,这场战争有何历史地位?
(2)材料二评述的是古代哪场战争?材料中所述“输入希腊移民”的做法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有一位征服者把自己比做“太阳神”,一天,他遇到一位被征服的哲人,问哲人是否需要恩惠,哲人回答说:“需要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为什么这位哲人会说出这样的话?

2011年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大连)上说: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
请回答:(1)材料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请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