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盛世现象多出现在汉、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的封建制度确立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性 |
B.地主阶级处在上升时期,具有进步性 |
C.先进生产工具推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
D.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促使统治者励精图治 |
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这说明( )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 |
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 |
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 |
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 |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
B.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
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
占国统区% |
产品名称 |
占国统区% |
钢铁 |
98 |
硫酸 |
80 |
电 |
78 |
纺锭 |
60 |
煤 |
80 |
机制糖 |
90 |
出口植物油 |
70 |
机制纸 |
50 |
――资料来源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 )
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高三(1)学生根据一本书的目录(下图)展开讨论,由此所做的思考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文章抨击当时北京政府的文化政策 |
B.这本期刊对此后的中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
C.这本刊物诞生于北京大学 |
D.这本刊物推动了思想启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