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技术成就斐然,     A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86年3月,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并立刻作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复,这就是      B    的来历。
材料二: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C    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    D   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依据材料请回到: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填空(8分)
A                      B                 
C                      D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863计划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请写出这个政策的所取得的成效。(2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4)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材料三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l分)
(6)201l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l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7)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政府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谈一谈,如何创建两型社会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发出外交邀请函,有10各国家接受了邀请。伦敦博览会成为二十世纪科学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它的成功举办,使它成为全球规模的盛会
—— 引自中广网《回顾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
(1)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举办首届世博会?
(2)在世博会上,英国最有可能展示哪些发明?(至少2项,2分)
材料二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谈谈上述材料带个我们的历史启示。

建立政权和立法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的颁布,打开了通往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1)材料中的“它”指什么文献?
材料二我们谨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言正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2)材料二是哪一文件的内容?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4)
材料三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3)材料出自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什么文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材料宣扬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改革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材料二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材料三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城邦国家)的改革。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是 。这一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反映的是古代西欧地区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形成和什么改革有关?
(4)结合当今中国改革的成就,谈谈上述改革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斗争? 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2)引发这次斗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二十一条”是谁与日本签订的?
(4)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
(5)作为青年学生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