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从材料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朝鲜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永远都不可能淡忘的记忆。分析图片资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观察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军队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2分)
(2)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举出一例人物,并谈一谈他们体现出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3分)
(3)1953年双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指出图三中这条分界线的名称叫什么?(1分)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材料四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国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一一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1分)
(3)材料三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哪一地区?这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两宋时期哪一行业的发展状况?(2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2分)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一一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话包含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他统治期问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3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1分)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一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一一《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入仕,是l 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地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一一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它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援引材料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根据材料,请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改革中最早获得成功的是哪里?
(2)农村改革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是什么?
(3)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前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