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
材料一:“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新中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如:建国初期的“分田地,翻身做主人”之后,“大炼钢铁”“一大二公”出现了“难忘的五八年”。
(1)请分别写出加下划线所指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纵观我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的政策,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农村实际的,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会造成农民的伤痛,阻碍社会的进步。
(2)“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工作的成败”,请用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3)结合二则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关于“三农”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至少两条)(4分)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遣唐使船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2)材料二中日本在A处进行了哪次重要改革?使其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材料二中日本在B处也曾深受经济危机困扰,它是如何应对的?
(4)观察材料二中日本国力发展曲线,试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对日本历史的探究,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写道:“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篋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请回答:(1)雨果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文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什么?
(2)这一历史事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它开始于年10月,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福建长汀等地出发,年10月伴随着,此事件胜利结束。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在这一事件中经历的重大事件,二个即可。(
(1)(红军)长征、1934、江西瑞金、1936、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2)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走过草地、会师陕北(二个即可,2分)
抗日战争中的标志性事件
(1)右图中人物分别是和,此图反映了我国近代的重要事件是。
(2)经过43天的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时隔不久,国民党撕毁和约,于1946年6月围攻,全面内战爆发。
(3)有人认为,既然没能阻止战争,这种谈判就没有意义?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1)毛泽东、蒋介石、重庆谈判 (2)《双十协定》、中原解放区
(3)不正确
阅读材料: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陈毅贺“七大”闭幕
请回答:(1)“八载干戈”指的是什么?
(2)中共“七大”哪一年在哪里召开?(2分)
(3)“七大”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1)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八年(2)1945年延安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