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  1  )  ,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1) 请你将材料一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3分)
法治 中央集权——( )道家学派创始人( )兼爱非攻——( )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3) 材料三中“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秦朝时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危害?(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周初分封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2) 周王失去往日的权势,诸侯国乘机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请写出第一个称霸的霸主和晋国称霸的霸主(2分)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材料三中的秦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
(4) 图反映秦朝的什么制度?写出图中丞相和太尉的职责。(3分)

图说历史(7分)

(1)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1分)
(2) 位于国家博物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已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它是哪
朝代的成就?(1分)
(3) 写出图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筑者。(1分)

(4) 图四中A、B点是长城的起止点,它们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2分)
(5) 图四C点是秦朝的都城_________。(1分)
(6) 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为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由图一你一定联想到近代中国的相关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于哪一年爆发?
(2)图一这一重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何地位?
(3)与图二相关的会议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与图二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请问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分别指出这三个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