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交通工具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及原因。
(2)很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桥梁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车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等等。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分)
材料四 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人们出于好奇心,纷纷围观,追随车辆,小孩在铁轨上掷扔石子,甚至有人攀拉电车。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等。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认识。(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重(%)(见图三)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们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
(2)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它们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联系身边的实际,请你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点燃俄国革命的烈火。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1)下面是一道选择题,但没有题干,请根据你阅读材料一获得的认识,将它补充完整。同时在后面的括号内写上答案。
题干:()
A、发展资本主义 B、对外侵略扩张 C、增强军事实力 D、避免人民革命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4)材料四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工业兴国”。你认为明治维新哪些措施体现了“工业兴国”的治国思想? (2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说说战争和改革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共同作用?
阅读材料
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
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录)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最早在哪一个国家成功实现?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在其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但实际上直到哪一年结束?被称为“绞肉机”的哪一战役是对材料中“令人振奋的旅行”最有力的嘲讽?
(2)材料二中的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上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主力是哪个国家?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不得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是什么事件?
(3)一战前,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人类由农业文明逐步进入工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划分殖民地。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四 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1818年的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笛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代表最后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5分钟”事件使该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该场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图1所示交通工具的产生源于哪一标志性发明?图2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及其使用的新能源分别是什么?
(3)导致材料三中的两个国家工业位次发生变化的是哪一次革命?根据材料三,归纳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这一影响又导致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4)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