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辉煌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以及历史年代计算方法。请完成下面两问:
第一问: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① ② ③ ④
第二问: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这总共是多少年的历史?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的哪两项制度?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第一问: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明朝2分,清朝1分,共3分)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第二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宋代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任意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答案示例:社会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社会生活方面,宋代城市盛行蹴鞠之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运动……
科技、文化方面,略。)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①隋 ②明清 ③明
第一问: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第二问: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5)学习了自隋至清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请回答:
(1)建国初,我国颁布的一部根本大法是什么?(2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2分)
(2)1986年颁布的,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
(3)宪法保证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但是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社会内乱,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很多老同志如彭德怀等遭到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4)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分)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20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教训。
请完成:
(1)“一化三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60—70年代,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什么?
(4)20多年的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经验、教训各一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它被划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大力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目前,它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请完成:
(1)与深圳同期被划为经济特区的我省的城市是哪个?
(2)深圳特区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哪项基本国策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说明特区进行了怎样的建设?
(4)请举一例说明在21世纪初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世界挑战的事件?并谈谈它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
![]()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 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电产量 |
2.76 千瓦时 |
10.9 千瓦时 |
2949 千瓦时 |
——摘编自岳麓书社《 中国历史》
材料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而编制的……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还只能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我国的经齐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1)材料一反映出1952年我国工业化水平如何?( 2 分)
(2)写出材料二中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 ( 2 分),执行的结果如何? ( 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举出材料中岳家军的一项主要事迹?
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右图人物曾说:“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该人物是谁?写出他的一项事迹。
(4)该人物的事迹与前两个人物的事迹主要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