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创造了我们的科技神话,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史蒂夫·乔布斯的逝世,再次引发人们对苹果公司成功经验的探讨。
经验一:产品设计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苹果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切以满足消费的核心需求为出发点。把原来纯粹以技术为导向的创新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让复杂的技术变得为大众所理解,让产品的操作更简单、设计更有品位。比如在设计iPad的时候,用户或许会表示“我需要更轻薄、一键开机,待机时间长、操作更方便的笔记本电脑。”事实上,在一些技术产品方面,苹果公司都是后来者,但苹果公司敢于、善于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创造出全新的产品,苹果的秘诀在于通过整合资源,引领改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竞争优势。
经验二:每周两次匹配的设计会议。每周,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都要在一起开两个不同的会议。一个是“头脑风暴会议”,大家把各种疯狂的想法说出,完全不受限制,不管是新产品特性还是对已有产品的改进,大家都畅所欲言。另一个会议是“生产会议”,与头脑风暴截然相反,这个会议要把选定的疯狂想法尽可能细化,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两种会议在整个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反复切换着。最后按“从10-3-1”的流程选出一个最终产品。“乔布斯在位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否决大家想出的绝大部分创意,而使公司集中力量专注于其中两三个创意并将之变成现实。”
经验三:苹果卖的不是产品,是体验,是梦想。“销售圣经”里最重要的一条是——你推销的是煎牛排时的滋滋声,而不是牛排本身,因为是滋滋声让人流口水。苹果专卖店提供的也是这样的滋滋声:城市中心的繁华位置,极简完美风格的专卖店里,了解和享受各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激发了人们对苹果产品的期待,也激发人们内在的天赋、梦想和野心,由此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和对苹果产品的追捧。
材料二:企业的领导者们都在寻找新的、创造性的途径来推动他们各自的品牌成长。有人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学到很多。也有人认为,这个商业天才的一生,我们难以复制,世上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乔布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苹果的成功经验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结合材料一,分析“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主要统计指标

指标
绝对量
同比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3421.12
10.2
第一产业
1061.2
3.1
第二产业
12049.61
11.9
第三产业
10310.31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692.55
15.9
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
8259.54
16.1
乡村
1433.01
14.9

材料2011年以来,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力推进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的各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1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2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22%,分别高于全国同期和本省年度预期目标0.6个、1.2个百分点。
(1)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问题(1)中的结论,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苹果公司的系列时尚电子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业绩迅猛增长。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其执著于科技创新分不开,其独到之处是“用户体验”————集中精力改进既有技术,使其变得更好用、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同时,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未曾营销先造势————饥饿营销策略,用户体验策略等等,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材料二 目前,面对苹果手机在我国的热销,青少年学生看法不一:甲认为很多人都买苹果手机,我也要追赶潮流;乙认为手持苹果手机,与众不同;丙认为,手机只是一种通迅工具,只要能用就行,不一定买名牌。
(2)从消费心理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消费的不同类型。说明青少年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消费原则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收入倍增”和“教育发展”关乎民生之利,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聚焦“民富”
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1)根据第一组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义。
第二组热议“教育”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综观国际国内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十八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2)结合第二组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加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材料三目前,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揭示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财政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两会闭幕至今已满一月,新一届中央高层频就国计民生发声,不仅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也被普通民众口耳相传。3月23日,习近平在访俄期间指出,“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要通过交流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月9日,习近平在海南三亚考察期间强调,“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3月17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提出“要用开放促进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
(1)按照新一届领导人的上述要求,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能?
材料二3月26日上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对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简政放权。二是管住权力。三是管好钱财。四是政务公开。五是勤俭从政。六是依法促廉。这“二十四字要求”给权力涂上了防腐剂,为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戴上了“紧箍咒”。
(2)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应该做到哪几个方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