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的,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D.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
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
B.卡尔文循环伴随能量的转换 |
C.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一切需能的生命活动 |
D.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跨膜运输到相邻细胞中参与反应至少跨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
生物膜像“海关”,保护人不受病毒侵害.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自由进出 |
B.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的过程均在膜上进行 |
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D.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必须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才能完成 |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洋葱根尖时,经常换水可防止烂根 |
B.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并保持细胞活性 |
C.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所用的时间比解离长 |
D.观察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此区细胞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 |
下列有关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
B.加盖玻片时,应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 |
C.撕取洋葱表皮时,若带有叶肉细胞,会使细胞重叠而影响实验效果 |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无伸缩性,而原生质层有伸缩性 |
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 |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呈均匀分布 |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
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