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四个襄阳"的进程中,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老河口的梨、枣阳的桃,南漳、保康的香菇、木耳……在不断为农民朋友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为我市一张张新的名片。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某校学生小红在枣阳桃花节游览桃园时,入眼的满是浓绿浅绿、姹紫嫣红。人体的视觉是在(填部位)形成的。
 (2)在桃园中,除了如织的游人外,还有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它们在为桃花传粉。蜜蜂的体表被覆,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3)桃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输送到桃树的各个部位。
 (4)大力发展果树种植,还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了降低"温室效应",我们应该提倡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列举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5)小红在桃花节观花时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图中②和③)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a)该实验的变量是。
 (b)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中的传粉过程。
 (c)传粉、受精后,A组桃花的多数结构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里的(填图中序号和名称)发育成种子;B组桃花则没有结果,说明给桃花授梨花花粉不能结出果实。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16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每个花盆中4棵。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表中设置的环境中(见下表),并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号和④号进行对照,变量是;预测实验结果都不会生长发育,这说明设计对照实验时除变量不同外,其余的条件应该。
 (2) 本实验探究了环境因素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号花盆的甘薯。
 (4该小组同学在做实验时,将实验没用完剩下的甘薯放在实验桌上,忘记处理了,过了几星期后,发现这些甘薯的芽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育,只是甘薯个体比原来明显小了很多。请分析这主要是消耗甘薯内的有机物了。
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形态变化的影响,某同学利用3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制定并实施如下实验计划:
 ⑴.将3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3号。
 ⑵.在3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2000mL提前晾晒3~4天的自来水和等量的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放入10只蝌蚪。
 ⑶.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5mg.3号玻璃缸作为对照,缸中不加药.
 ⑷.向1号,2号玻璃缸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在喂养过程中,每两天换一次水,每次换3/4的水,每天还需喂饭粒少许。
 ⑸.每隔1天(或2天)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来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mm×1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特别要注意观察1号玻璃缸中蝌蚪的形态变化。
 ⑹.连续观察10~20天,把每次观察,测量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分析回答:
 ⑴选取蝌蚪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
 ⑵要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本实验中共有___组对照实验。
 ⑶预测结果:1号缸蝌蚪______________;3号缸蝌蚪按正常时间发育成蛙;2号缸蝌蚪则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⑴任选两种水果A和水果B。将水果切碎放到研钵中挤出汁液或用榨汁机榨出汁液。
 ⑵.将这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⑶.取2支洁净、干燥的试管,分别注入________的高锰酸钾溶液约2毫升。
 ⑷. 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吸取水果A汁液,逐滴地滴入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当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后记录下汁液的滴数。
 ⑸.参照上面的方法,用上述滴管测试水果B汁液,记录下汁液的滴数并与水果A汁液的滴数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记录结果如下:
| 水果的名称 | 
   滴入的汁液的滴数 | 
  
| A | 
   9 | 
  
| B | 
   11 | 
  
 请分析回答:
 ⑴补充实验步骤⑶。
 ⑵记录结果说明________比________的维生素C含量高。
 ⑶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使用______滴管滳两种汁液。使用滴管滴第二种汁液前,需要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吸干滴管内外的水分。
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明同学用黄豆种子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 瓶号 | 
   处  理  方  法 | 
   种子萌发情况 | 
  
| 1 | 
   1粒种子,不给水,置于温暖处 | 
   未萌发 | 
  
| 2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 3 | 
   1粒种子,给适量水,置于冰箱里 | 
   未萌发 | 
  
| 4 | 
   1粒种子,给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 
   
(1)1号瓶和2号瓶所形成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2)与2号瓶对比:1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与2号瓶对比:3号瓶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乏   。
 (3)根据所学知识,请推测:4号瓶种子是否会萌发?填写在上表的空白处 。
 (4)请指出在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所存在的一处 
 主要缺陷是:
 (5)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