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县地处内陆,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本地经济,县政府多次组织大干部群众学习经济理论,并到周边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参观考察,确立了“主攻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提倡大胆尝试,兴办了全县历史上第一个外资企业,对县里唯一的中型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造,对一些长期亏损,产品又无市场的小型国企实行停产,出售。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实行联合,兼并。依据县情,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目前,该县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该县在发展经济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在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哲学派别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什么?它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2)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谈谈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

材料一: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到新中国成立1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材料二: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政党,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败的标准;今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
(1)结合材料一,分别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不折腾”。
(2)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政党,有人认为: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应该不断变化。试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材料一:2011年9月,由希腊、意大利等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温家宝总理曾对美国金融界知名人士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回顾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每次都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都能使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材料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广东东莞某玩具厂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拼价格拼品质,企业拿出3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技研发,其拳头产品畅销海外,供不应求。
(1)结合材料一,试说明“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科学发展,应对金融危机。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冰雪、干旱等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每当发生灾难的时候,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1)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世界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结合材料,谈谈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