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0.9%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 染色剂、8%盐酸 |
Y |
E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
0.9%生理盐水、清水 |
细胞形态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2)A组实验目的是 ,
50%酒精的作用是 。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D组实验中Y是 。
(6)五组实验都要用到显微镜,若观察的标本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图1是分泌细胞(甲)分泌的某种物质(①)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图2是突触示意图;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3是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4是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示意图。请同学们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机体的调节来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
(2)分析图1可知,在饭后,正常人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分泌的。若分泌细胞(甲)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为细胞。
(3)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已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图2的C处,在Y处刺激,预计突触后的神经元将产生。
(4)图3中a线段表示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
(5)图4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和,进入血液后,对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具有调节。
(7分)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含蛋白质最多的细胞外液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标号)。
(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_______(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______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下表是某同学在做五个实验时所列举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等相关内容,请据表回答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试剂 |
观察内容 |
A |
稀蛋清 |
试剂甲 |
颜色反应 |
B |
10ml 3%过氧化氢溶液 |
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 |
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 |
C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D |
蔗糖溶液 |
斐林试剂 |
实验因变量乙 |
E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染液等 |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 |
(1)A~E组实验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______________。
(2)A组实验所用的试剂甲是______________,观察到颜色是_____________。B组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在D组实验中,实验因变量乙是否为“出现砖红色沉淀”?解释原因:。
(3)在C组实验中若使用0.3g/mL KNO3溶液,则实验现象是。
(4)E组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正确的的过程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是分别位于过程。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图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